好蛋的重要性&沙門氏菌




日常生活中,雞蛋料理百百種,煎煮炒炸 老少咸宜

所以有些人會問,為什麼要挑選一顆好蛋呢? 只要還能食用不就可以了嗎?

其實,蛋除了新鮮之外,最主要我們就是要預防沙門氏菌的汙染

而正確預防沙門氏菌方式為:

⭐烹調食物前或餐前便後勤洗手
⭐食物充分加熱
⭐不要吃被蒼蠅沾染或過期腐敗食物
⭐生熟食器具分開


   沙門氏菌 Salmonella 


是一種格蘭氏陰性桿菌,是台灣地區引起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菌之一
  • 潛伏期:短2-8小時,長者48-72小時,有達106-120小時的病例,大多12-24小時發病。
  • 症狀:沙門氏菌食品中毒的臨床表現比較複雜。一般分為5種類型:即胃腸炎型、類傷寒型、類感冒型、類霍亂型和敗血症型。中毒症狀的輕重,通常取決於攝入活菌量的多少和身體健康狀況。
  • 病程:病程的長短,與攝入的活菌量多少、體質強弱及病情輕重等有密切關係。一般情況下,患者3-5天多可恢復,症狀輕的1-2天即可痊癒,重者3週左右也可康復。一般癒後良好,但老人、兒童、嬰兒或病弱者,如不及時急救治療或治療不當,也會導致死亡,通常致死率為1%左右
醫學臨床上的中毒反應(約1%死亡率):
  • 胃腸炎型:患者發病初期多先出現噁心、頭暈、頭痛,全身無力,食慾不振,甚至厭食、面色蒼白、出冷汗等前驅症狀。繼而出現嘔吐、腹瀉(多呈綠色粘液水樣便,也有粘液血性便或黃色粥樣惡臭便)、腹脹、腹痛(多為上腹部或臍周圍絞痛)、發冷、寒顫、發熱(38-39℃)、白血球增高、血壓下降、精神萎糜、嗜睡,某些病人還會有視力障礙、驚厥、抽搐、休克以及昏迷等現象。
  • 類傷寒型:除有胃腸炎症狀外,還可出現高熱(39-41℃)、四肢無力、全身倦怠、小腿肌肉酸痛或痙攣、腰痛,神經系統功能紊亂。有的還會出現嘴唇周圍泡疹、鼻血,胸或背部有丘疹,肝臟和脾臟腫大,以及神志障礙等。噁心、嘔吐者較少、症狀也較輕。
  • 類感冒型:胃腸症狀較輕,主要表現為畏寒、戰慄,體溫持續升高(39℃以上),顏面潮紅,頭痛、全身酸痛、腰痛、眼結膜充血等全身症狀較重;但鼻塞、口渴、鼻咽部乾燥發癢等症狀不明顯。故應注意與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區別。
  • 類霍亂型:嘔吐劇烈,腹瀉頻繁,腹痛明顯,由於劇烈嘔吐和腹瀉,病人極易出現脫水,以致循環衰竭。有的孕婦患者還可造成早產或流產。嚴重者還可出現昏迷、抽搐、譫語等中樞神經症狀。
  • 敗血症型:除有胃腸症狀和神經症狀外,有些病人還可出現膿腫、骨髓炎、肺炎,腦膜炎等併發症。


蛋,你不可不知:


  • 雞蛋的膽固醇高,少吃為妙?
一顆雞蛋重約50~60克,含有250毫克左右的膽固醇,相較於其他食物,比例似乎高了點,讓許多人「聞蛋色變」,擔心吃了蛋會增加血液中膽固醇,導致心血管問題。
其實,雞蛋並非高膽固醇的禍首,「真正可怕的不是蛋,而是飽和脂肪酸,」台北馬偕醫院營養師趙強指出,日常飲食油膩、嗜吃肥肉的人,由於攝入過多飽和脂肪酸刺激體內膽固醇合成,更易導致血脂飆高。
並且,血液中將近八成膽固醇是由人體自行合成,身體機能正常的人可自行調控,吃進膽固醇量多時,體內合成量就會減少,多餘的膽固醇也會自行代謝掉,並非單一食物就能影響。
除此之外,蛋黃中含有豐富卵磷脂,可使低密度脂蛋白(LDL,又稱壞的膽固醇)降低,適當攝取反而能幫助血液流通順暢。
因此,趙強建議,健康的成年人可每天吃一顆蛋,即便是高膽固醇患者,也不必完全捨棄不吃,每週約2~4個即可。

  • 新鮮雞蛋怎麼挑,愈大顆愈好嗎?
許多人挑選雞蛋時,總覺得愈大顆愈經濟實惠,事實上,母雞每天下蛋,隨著年齡增長,產道也變寬,產下雞蛋的體型便相對較大,雖然大蛋和小蛋所含養分相差無幾,但是年邁母雞常有其他問題。
台灣優良蛋品協會理事長邱石崇提醒,明顯過大的雞蛋通常兼有蛋殼較薄的問題,代表母雞的健康情況不佳,甚至可能染病,因此他建議,選擇中、小型的雞蛋比較安全。
至於蛋品是否新鮮,購買時可用手感測試,新鮮的蛋拿起來沉甸甸、蛋殼也較厚。雞蛋打開後,蛋黃膜很有彈性,蛋黃完整、挺實,不會稀糊散開;如果發現一小坨白稠狀不明物,那是用以固定蛋黃不受碰撞的「卵繫帶」,更表示這顆蛋很新鮮。
除此之外,選蛋時最重要的一個原則,是確定蛋殼無裂痕、破損。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張照勤指出,只要蛋殼有裂損,病菌就會入侵,這時無論雞蛋本身再怎麼新鮮、乾淨都於事無補。

  • 該買洗選蛋嗎?
雞蛋是否應洗選,業界仍然各執一詞,有人認為洗選可滅除表殼髒污細菌,食物安全較有保障,但也有業者反應,洗選後的雞蛋失去保護膜,反而容易腐壞。
雞蛋究竟怎麼洗?怎麼選?
中國文化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長王淑音指出,完整洗選應包括外觀檢查、清洗、風乾、封蠟、篩選(如聲納檢查或照蛋檢查以挑出血蛋等不良品)、重量分級等步驟。目前國內具規模的蛋商多有合格的洗選設備,幾乎不必人工操作,就能洗選出表面乾淨無菌、規格標準的雞蛋。
不過,並非洗選蛋一定好,「我們最怕洗選設備不完整、『洗半套』的那種,」王淑音不諱言,有些蛋農或規模較小的廠商,買不起全套洗選設備,只取其中幾個步驟來做,甚至自製洗選機,一旦溫度沒控管好、或添加殺菌劑的濃度沒算準,雞蛋可能愈洗愈髒。
最恐怖的還是宣稱「手工洗選」的商品。邱石崇曾看過一處專門販售高檔食材的商店,宣傳海報上斗大的「手工洗選」,讓他差點昏倒,「放一桶水,然後一顆顆雞蛋放進去洗,最後擦乾,你想想那桶水有多髒,本來沒污染的蛋也跟著遭殃,」他搖頭大嘆。
因此他們同聲建議,雞蛋洗選有利食物安全,其中又以CAS認證蛋品的控管較嚴、洗選流程有保障;一般洗選蛋則儘量找知名蛋廠的商品,並冷藏貯存。
食 材達人朱慧芳另有想法。她認為,如果能親訪產地觀察,便可以從雞隻的生長環境看出雞蛋的品質和安全,母雞若在環境好、空間廣闊的地方成長,病菌肆虐機率較 低,就不需用藥,這樣的雞蛋就算不洗選,本身就很乾淨。不過她也補充:「如果對於雞蛋來源一無所知的話,我還是會先選洗選蛋。」

  • 土雞蛋、紅殼蛋比白蛋營養?蛋黃顏色愈深愈好嗎?
國人對於雞蛋一直有「色彩迷思」,總覺得紅蛋、土雞蛋都比白蛋營養價值高。
事實上,外觀顏色無關優劣。台灣大學動物科技系教授蘇和平說,白蛋、紅蛋、土雞蛋僅反映了雞隻品種的差異,和羽毛的顏色有關。也就是說,白色羽毛的雞產下的就是白殼蛋,紅褐色的雞則會產下紅殼蛋,但營養沒有分別。
反觀市面上,紅殼蛋、土雞蛋的售價總是比白殼蛋高,一方面是紅殼蛋下蛋率較低、土雞則是原來並非產蛋用,因此兩者數量較白蛋少,加上業者捉摸消費者喜好,拉抬售價,因此助長了「有色殼蛋較營養」的迷思。
蛋黃的顏色也是消費者常用以分辨好蛋的準則,一般人總認為「蛋黃顏色深,所以比較營養」,實際上,兩者沒有相關。
真正決定蛋黃的色澤,是飼料的顏色,由於一般飼料以玉米為主,蛋黃顏色偏淺,看起來似乎沒那麼好吃,因此為迎合大眾期待,雞農常將胡蘿蔔、紅辣椒等食材配入飼料,母雞就會產下蛋黃為橘紅色澤的雞蛋。
不 過,正因消費者有偏好、加上部份店家似是而非的宣傳說詞,容易誘使有些農民在飼料中加入色素以改變蛋黃顏色。中國大陸曾破獲加了禁藥「蘇丹紅」的黑心雞 蛋,目的就是要使蛋黃變紅。國內也有農民透露,飼料廠業務員帶著色票到牧場要農民選色,拍胸脯說「想讓蛋黃變什麼顏色,我都能調出飼料給你。」
學者建議,蛋的好壞無法從蛋黃顏色分辨,消費者不必迷信。

  • 雞蛋怎麼保存,買回來應先清洗嗎?
常有消費者一買回雞蛋後立刻清洗再放冰箱,這是錯誤動作,張照勤建議,因為清洗不但無法消滅沙門氏菌,還可能因為潮濕,使得蛋殼表面的病菌滲入雞蛋裡,愈洗愈糟糕。
因此正確做法是,洗選蛋不必先處理,直接整盒放冰箱;未經洗選的雞蛋則可先用乾布輕擦掉表面的粉塵,再放進冷藏庫中獨立的位置,以免交叉感染。
放進冰箱時,應以直立排列,將圓的一端朝上、尖的朝下擺放,可避免氣室中的空氣影響新鮮度。
烹煮之前,無論是不是洗選蛋,都先用清水沖洗、手指在蛋殼上搓揉一會兒,然後立刻打蛋入菜,如此可避免敲開蛋殼時,表面的髒污接觸到蛋白蛋黃,張照勤建議。
  • 外食雞蛋無所不在,如何趨吉避凶?
自家烹煮時,選購比較安全的雞蛋可以大大降低病菌蛋和藥殘蛋下肚的風險,但是外食該怎麼辦?
一般店家為了壓低成本,通常採用未經洗選、認證,也非品牌雞蛋的食材,這時學者異口同聲認為, 「煮熟」是唯一方法。
一 般來說,蛋白和蛋黃都完全凝固才算熟透,半熟蛋或蛋黃一戳就黏糊糊的滑蛋都不叫做煮熟,例如傳統豆漿店常在滾燙豆漿裡打顆生蛋並攪拌均勻就以為蛋已燙熟。 但中興大學微生物暨公共衛生研究所教授陳德勛指出,汆燙的動作看似煮熟,其實蛋白蛋黃只是變性,並未熟透,仍無法消滅其中細菌;美國疾管局建議,雞蛋和其 他食材混合時,必須讓整體溫度達到攝氏71度並持續加熱至少15分鐘以上,才有殺菌效果。
除了能在料理中看見的雞蛋之外,還有更多「隱藏版雞蛋」潛伏在各種食物中,尤以烘焙類最多。
由於糕餅類大多使用蛋黃,因此蛋品工廠通常將生產流程中較次級的裂紋蛋、破損蛋另外加工,蛋白、 蛋黃分離包裝,以「液體蛋」形式販售給店家。沒有了完整蛋殼的保護,液體蛋更容易變質生菌。生產液蛋起家的勤億蛋品董事長古榮海指出,最好經過殺菌才能保 障安全,但目前市場上高達99%的液蛋都未經殺菌,安全堪慮。
甚至許多液蛋是「手工打蛋」,幾個工人就在蛋行後巷搬張板凳,熟練地將蛋殼打破、放進大臉盆或水桶裡,再分別將蛋黃和蛋白分裝至寶特瓶內,不但沒殺菌,有的連洗蛋過程都省略,蛋殼還沾著雞糞、羽毛,極不衛生。
這些液蛋流入大大小小的店家,包括早餐店、烘焙坊、餐飲業都是使用液蛋的常客。
衛 生署食品藥物管理局食品業管理科長劉芳明指出,液蛋屬於加工品,控管上,由縣市衛生局定期至蛋品加工廠稽核,檢視現場環境是否衛生,至2011年11月底 共查驗64家次,其中有18家次未合格,須限期改善。至於市售產品則依食品衛生管理法抽驗,若驗出病源菌(包括沙門氏菌),則立即罰款6~600萬元。
消費者如何自保?學者、蛋農都搖頭說「難!」,除了購買前主動詢問店家液蛋來源之外,一般民眾也只能儘量選擇全熟的產品,至少經過高溫殺菌,風險也少一分。


資料來源:

http://en.wikipedia.org/wiki/Salmonella

http://210.60.224.4/ct/content/1996/00040316/0007.htm

http://www.enfamama.com.tw/main/newtec/newtec158.htm

http://sai3026.pixnet.net/blog/post/151477314


沒有留言 :